当前位置:首页 > 林丹:“小巷總理”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

林丹:“小巷總理”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来源撥草尋蛇網
2025-07-04 17:22:07


林丹:“小巷總理”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耿興敏

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林丹,是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她紮根社區近50年,在基層的崗位上,始終為民愛民,當好黨的“傳聲筒”、群眾的“服務員”,腳踏實地地做好社區的每一項工作。

回首來路,林丹獲得諸多榮譽,“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優秀婦女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華敬老孝親十大楷模”……

如今,2021年的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在慶祝建黨百年之際,林丹獲頒“七一勳章”!

這一項項榮譽背後,是共產黨員林丹沉甸甸的付出和一顆溫暖執著為民辦實事解難事的責任心!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作為社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林丹在工作崗位上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務,設立居民懇談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

1991年初,軍門居委會黨支部剛剛成立之時,辦公條件簡陋,辦公室牆壁上甚至都褙糊著報紙。在社區黨支部的帶領下,軍門社區的麵貌變化令人驚歎。1995年4月,當習近平同誌第二次來此調研時,看到這一變化很高興,“昔日紙褙軍門前,今日文明一枝花”這副對聯脫口而出。直到如今,這副一直貼在軍門社區的對聯,仍激勵著社區裏的每一個人。

如今的軍門社區,常住居民約3500戶,老老少少人口1.3萬多人。林丹總在琢磨怎麽更好地發揮黨員作用,在工作上不斷創新,為的就是更有效地給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比如,全麵提升社區68座樓院居住環境,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與社區精細化治理,讓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得到提升。

在福州市的軍門社區,居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哪裏有困難,哪裏就必定有我們小巷總理的身影。

點點滴滴,林丹把黨的溫暖以實際行動傳遞到群眾的心坎上。

一路走來,林丹總是倍加珍惜黨和國家給予的一次次榮譽,她總是把榮譽轉化為為民服務的更大動力。

在接受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林丹表示:“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視察軍門社區30周年。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接到組織上通知我將進京參加‘七一’活動的消息,內心無比激動,倍感振奮!這也更加鼓舞著我不忘為民服務初心,勇擔時代使命,在基層一線這片耕耘近50年的熱土上,繼續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展望未來,林丹說:“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蒞臨軍門社區時提出的‘三個如何’重要指示,始終牢記‘為群眾服務工作沒有最好,隻有更好’的殷殷囑托,腳踏實地做好社區每一項工作,真正使千家萬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我將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拓展軍門社區‘13335’工作法,創新社區管理和服務模式,切實把黨的組織優勢、製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和治理效能,將軍門社區打造成為展現福州形象的典型樣板。我將帶領廣大社區幹部‘馬上就辦’、真抓實幹,以嶄新的精神麵貌和奮鬥姿態,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以優異成績開啟百年新征程!”

這發自心扉鏗鏘有力的話語,仿佛是林丹為自己再次敲響的戰鼓:在黨的領導下,做好社區群眾服務工作,讓社區居民更加幸福,讓社區生活更加文明,做一名更加優秀的共產黨員,啟航新征程,勇往直前!

最新文章